close

IMG_1789_副本.jpg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的時間突然拉長許多

相信很多爸媽都開始發現,孩子只要醒著,無時無刻都想玩遊戲

玩,是孩子每天最重要的事

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孩子總是有著旺盛的遊戲需求

遊戲形式有很多種,而其中一種便是桌遊

在桌遊裡,孩子能學到的,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以下提出五個關於帶孩子玩桌遊的Q&A

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桌遊與孩童發展,對引導孩子玩更有信心!

 

 Q1: 什麼是桌遊? 桌遊分為哪些類型? 

桌遊是「桌上遊戲」的簡稱,英文為Tabletop game,也稱為不插電遊戲

顧名思義,廣義的桌遊是指能讓孩子在桌上玩的遊戲媒材,包括卡牌、棋子、玩具配件等

近年來,桌遊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桌遊種類推陳出新,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也常常成為職能治療師應用於臨床上訓練孩子重要媒介

 

桌遊的常見的種類

大致上可分為卡牌規則、反應速度、操作競爭、手眼協調、團體合作、空間操作…等不同類型

我們可根據孩子需求選擇適合的桌遊

 

 Q2: 在桌遊中,孩子能學到哪些能力? 

玩不同類型的桌遊,孩子能練習到的能力不同。

以下是我統整孩子能從大部分的桌遊中學到的能力,包括:

1. 遊戲規則 (理解、記憶、類化)

2. 順序概念 (遊戲步驟、輪流操作)

3. 認知學習 (數量、生活概念、口語表達)

4. 策略思考 (問題解決、觀察模仿)

5. 面對競爭 (認識與覺察情緒、挫折適應)

6. 練習合作 (溝通、妥協、同理)

 

 Q3: 幾歲可以開始玩桌遊? 該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桌遊? 

現今桌遊的種類眾多,因此大部分年齡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玩的桌遊類型

關於桌遊的選擇,以下提供我的原則和建議供家長參考:

 

1. 選擇品質好的桌遊,才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又安心

市面上便宜的桌遊很多,我也曾經買很多來當作教材

不過我的經驗是,大部分沒有安全標章的桌遊,雖然很便宜,但玩具配件品質都不好

常會遇到木頭有刺刺的木屑、容易發霉,塑膠玩具味道很重、不耐用等問題

最後這些玩具都是被淘汰到倉庫或垃圾桶的下場

久而久之,我便很少再購買那些便宜不耐用的桌遊

因為能讓孩子玩得久的,才真的值得

 

2. 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合的類型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發展需求不同,因此選擇桌遊的方向也不太一樣。

3歲以下的幼兒,我們可以選擇操作型的桌遊

像是可疊高的積木、釣魚遊戲、簡易拼圖板、敲打或旋轉的玩具等

讓孩子透過重複操作獲得成就感

 

4歲以上的兒童,我們可以選擇有簡單規則互動性強的桌遊

像是簡易卡牌遊戲、疊疊樂、雙人合作遊戲、空間仿照操作等類型,都很適合這年齡的孩子

讓孩子能透過遊戲學習遵守規則、專注、觀察、模仿與互動

 

7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變化性高規則複雜策略思考的遊戲

讓孩子在遊戲中練習思考、解決問題、控制情緒、人際競爭與團體合作等

 

3. 觀察孩子的學習需求或興趣來選擇

桌遊的類型很多,若剛開始接觸桌遊不知道如何選擇

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喜歡或需要什麼類型

舉例來說,有些孩子特別對於積木操作有興趣

我們就可以先讓孩子玩有積木配件的桌遊,建立孩子興趣

或者,有些孩子空間概念特別弱,我們希望能透過桌遊加強這方面的技能

就可以選擇空間操作的類型

 

4. 保持開放態度,沒有孩子不能玩的遊戲

帶孩子玩桌遊的這些年,我發現在幫孩子選擇桌遊時

雖然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做初步篩選,保持開放的態度很重要

有些本來認為孩子可能做不到的桌遊,卻常常意外發現孩子其實可以

有些給大孩子玩的桌遊,也能夠過簡化遊戲規則給小小孩玩

 

 Q4: 要如何透過桌遊,促進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與情緒管理? 

陪孩子玩桌遊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很容易因為輸了而生氣

這是許多爸媽的困擾與擔心,好希望能增加孩子遊戲的受挫力但又不知道怎麼做

以下提供四個引導小技巧,幫助孩子建立挫折忍受力:

 

〈Tip1〉先從適當難度開始,拆解遊戲步驟,當孩子進步後再慢慢增加難度

記得,桌遊的目標不是考倒孩子,是要讓孩子能一起玩,這是個很重要的概念

當一個遊戲從一開始就很難,孩子當然會容易感到挫折想放棄

新的遊戲,我們可以把步驟拆解,每次玩都增加一點點規則

讓孩子像蓋房子一樣,一層層往上增加理解高度

 

〈Tip2〉改變遊戲核心規則和孩子的遊戲思維

誰說桌遊一定要按照原始的規則走呢?

遊戲沒有一定要怎麼玩,有時候換個玩法,結果就會很不一樣!

我很喜歡在帶領孩子玩的過程中,透過改變遊戲規則來改變孩子的遊戲思維

例如本來是在比速度的遊戲,我們可以改成「比賽看誰最專心完成」

讓孩子把目標擺在專心做好一件事,而非快點做完

或者,有些競爭類型的遊戲,我們也可以透過改變規則變成合作遊戲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一起完成……」

讓孩子從「我要贏」的思維中跳脫出來,變成「和別人一起合作完成」

 

〈Tip3〉給予孩子明確的回饋看見過程中的樂趣與進步

遊戲是孩子表達的重要媒介,因此在遊戲中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事

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我們要能適時地回應與接納孩子的情緒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原來比賽輸了會讓我這麼傷心」

並且提供孩子正向明確的回饋

像是過程中孩子表現很棒的地方,幫助孩子看到那些比結果更珍貴的過程

最後,若孩子冷靜下來了,別忘了再次邀請孩子一起玩,給孩子台階下

 

〈Tip4〉事前預告幫助孩子做心理準備遊戲結束記得彼此感謝

對於在遊戲中容易生氣的孩子,我常會在遊戲前就預告孩子

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知道今天的遊戲可能會有輸贏、若有情緒時可以如何面對等

都能有效改善孩子在遊戲中情緒爆炸的情形

遊戲的結束與遊戲的開始一樣重要

和孩子建立結束遊戲的小儀式,也是個很棒的策略喔!

😊超可愛的結束小儀式→ 微笑.握手.看著對方說「謝謝你陪我玩」

 

 Q5: 孩子都不遵守遊戲規則怎麼辦? 

面對孩子不遵守遊戲規則的時候,別急著罵

可以先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通常,依我的觀察,孩子會違反規則可能的原因有:

1. 不懂遊戲規則

2. 想用自己想到的規則玩

3. 想引起注意,看大人反應

4. 喜歡唱反調,覺得很有趣

5. 怕輸

通常,遊戲是展現孩子生活中人際互動縮影的方式

孩子在遊戲中展現的行為模式,往往也是孩子生活中應對問題的模式

因此,若我們能在遊戲中好好引導孩子,對孩子情緒發展與社交技巧的幫助是很大的

簡單整理幾個策略,若您也有遇到孩子不遵守規則的問題,或許可以試試看:

 

1. 確認孩子是不是真的了解規則

也許孩子不是故意唱反調,而是不理解規則或遊戲難度太高了

這時我們可以調整遊戲難度幫助孩子理解後再開始玩

 

2. 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些孩子滿腔的創意想發表

因此常常會想到更多變化規則想玩,卻會因此打斷原本的遊戲進行

這時不用對孩子生氣,可以告訴孩子:

「我看見你對這個遊戲有好多不同的想法,我們可以先用原本的規則玩完這局,等一下再給你時間教教我你想到的新規則。」

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能讓孩子知道保有創意和想法是件很棒的事,也能練習等待與尊重他人

 

3. 適時地設立限制和原則

我們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想法,並不等於縱容孩子的全部行為

若孩子常常透過違反規則來吸引注意或表達情緒,適時地設立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當孩子違反規則想看看大人反應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

「我知道你覺得這樣做,可以吸引媽媽的注意,但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才能一起玩,

如果你一直無法遵守,我們就必須結束這個遊戲了。

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媽媽注意你的時候,你可以看著我,我也會很認真地看著你、幫你拍拍手。」

同理與接納孩子的情緒,但同時也要教導孩子學習尊重他人,以及告訴孩子正向的替代行為

 

4. 給予明確的回饋

讓孩子知道違反規則的行為,會帶給一起玩的人什麼感覺

幫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為,以及學習同理別人的感受

像是告訴孩子:

我發現當你快輸了的時候,都會故意違反規則,好像希望這樣就可以不用面對結果。

不過,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別人會覺得跟你一起玩好辛苦,下次可能會不想再跟你玩了。

如果你真的很害怕的時候,可以說出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

 

以上我的經驗分享,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人

讓我們一起陪孩子在桌遊的世界中學習吧!

 

撰文/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姿盈

arrow
arrow

    吳姿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