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下,相信許多家長都已經發現肢體活動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在那些不能出門的日子裡
孩子沒了可以盡情運動放電的機會,進而影響到肢體協調、專注力和情緒穩定的表現
其實,站在感覺統合發展的角度
足夠的「運動」和「遊戲」對孩子來說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大腦成長需要的重要養分
「感覺統合」是孩子大腦成長所需的養分
許多家長一定都聽過「感覺統合」四個字,但感覺統合真正的意涵到底是甚麼呢?
簡單來說...
感覺統合就是當我們接收到環境中感覺刺激,我們的大腦會處理和整合這些感覺,進而做出一個合適的反應,這就是感覺統合的過程
環境中感覺刺激包含了眼睛看到的視覺刺激、鼻子聞到的嗅覺刺激、耳朵聽到的聽覺刺激、嘴巴嘗到的味覺刺激和皮膚接觸的觸覺刺激
但除了上述的五感,還有另外兩種非常重要的身體感覺,分別是「本體覺」和「前庭覺」
本體覺是甚麼?
本體覺又稱為「肌肉關節的感覺」
當我們在做動作時,我們身體中的肌肉束、肌腱和關節會傳送本體覺回饋給大腦
幫助我們了解身體在空間的位置、知道如何使用肌肉出力、協調地控制肢體和動作等
前庭覺是甚麼?
前庭覺則是當身體移動時,位在耳朵裡的前庭覺接受器會偵測頭部位置的改變
幫助我們維持維持良好的身體姿勢和平衡、判斷動作的方向和速度、在空間中感知身體動作等
由此可見,當我們的身體在做動作時,本體覺和前庭覺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不同的遊戲中,孩子能獲得感覺刺激都是不同的
每一次的感覺輸入,對大腦來說都是一次新的刺激,也是孩子精進動作技巧的好機會!
許多家長都相當關心兒童的感覺統合發展
以下列出三個常見的感覺統合提問,以及一些經驗分享,提供家長們參考:
Q1: 孩子的活動量很大,總是靜不下來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製造遊戲機會盡情活動肢體
當孩子動夠了,才能靜得下來,正所謂「以動治靜」的策略
★ 在家也能盡情放電的五個居家遊戲建議:
1. 將Bilibo比力寶放在地墊上,讓孩子可以在上面走走或跳跳
2. 讓孩子坐在Bilibo比力寶裡轉轉或搖搖,學習保持身體平衡
3. 將Bilibo比力寶放在背上爬爬,變身可愛的小烏龜
4. 將MODU積木變身搖搖馬,讓孩子可以盡情地滿足前庭覺需求
5. 將MODU積木變身各種造型的車車,讓孩子在家也能盡情運動,鍛鍊下肢肌力
Q2: 孩子拿東西時很不穩,常會打翻或掉落,可以如何訓練呢?
在合理的重量範圍內
若孩子拿東西常會打翻或掉落,有可能是上肢肌力較弱,導致穩定度不足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參與生活自理,像是自己提袋子、自己練習倒水喝、自己端盤子等
也可以透過一些居家遊戲,促進上肢穩定度的發展
★ 在家也能練出好臂力的三個居家遊戲建議:
1. Dena彩虹款可以搭配棒子和小球,讓孩子用棒子推球過山洞,促進孩子手部動作控制能力與手眼協調發展
2. 用Bilibo比力寶練習運送球球/沙包/娃娃,加強孩子的手臂肌力,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和手足/同儕進行合作遊
3. 讓孩子趴在MODU滑車上,用手臂撐地爬行,促進孩子的手臂肌力與肩部穩定度發展
Q3: 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無力,會排斥操作活動,像是握筆畫畫、扣鈕釦或玩黏土等,可以用什麼遊戲加強手部肌力呢?
現在越來越多孩子有手部小肌肉發展不良的狀況
主要是因為許多孩子花很多時間在使用3C,相對地剝奪了操作遊戲的時間
當手部肌力不足時,會影響到孩子生活自理與認知學習的表現,是個相當值得關注的發展項目
★ 在家也能鍛鍊小手手的三個居家遊戲建議:
1. 當孩子用手指捏Mox小球,小球的嘴巴會張大大,可以用來夾小珠珠,促進孩子的前三指肌力、手眼協調與認知發展
2. Dena彩色小人物/房子款,可以讓孩子練習堆疊、配對,也能搭配丟沙包的遊戲一起玩
3. Dena彩虹款可以變身車車的山洞,是小車控的最愛遊戲,引導孩子推車車過山洞,練習手部動作控制
■ 此篇文章為玩具腦【玩具沙龍】策展合作之文章
文章同步發佈於玩具腦網站: https://reurl.cc/NA307n
■ 作者介紹: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姿盈
國家高考合格職能治療師、中華民國兒童瑜伽協會合格教師、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講師。
服務過上百位兒童與家庭、辦過上百場演講,目前是各大幼兒園、學校與社福機構合作的職能治療師與專業講師。
更多遊戲靈感請參閱《兒童職能治療師教你玩出無限潛力!》 (https://reurl.cc/NZklbm)
FB粉絲專頁請搜尋: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www.facebook.com/FunPlayWithOT/)
「一起用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