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領寶寶一邊玩一邊學習?」
相信是許多爸爸媽媽都想知道的問題
1~2歲的寶寶正是好奇心旺盛什麼都想探索的階段
也是寶寶開始要發展出許多手部操作概念與技巧的重要時期
以下分享5個能幫助寶寶小肌肉發展與手眼協調的親子遊戲
以及在引導過程中可以使用哪些帶領技巧唷!
快來看看是哪些簡單又好玩的遊戲吧!
1. 釣魚與夾子遊戲
用棒子、線、磁鐵自製簡易釣魚竿
再拿出家中常見的曬衣夾(黏上眼睛就更像魚了🐟)
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開船去釣魚的遊戲囉!
釣魚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控制手部動作,練習瞄準目標物
釣到的魚也能帶著孩子用前三指夾在板子或箱子上
引導技巧:
若用線做成的釣魚竿對於孩子而言太難(孩子尚無法控制讓線穩定下來去瞄準),我們也可以在棒子前端黏上磁鐵,讓孩子用相對較穩定的棒子去黏魚,會更容易累積成功的經驗。另外,調整線的長短、磁鐵的大小與重量,也都是調整活動難度的方法,線越短、磁鐵越大越重越容易瞄準唷!
2. 蓋印章遊戲
我們可以找一般的小印章或印章筆
讓孩子練習在紙上蓋出顏色與圖案或是在指定範圍裡蓋章(例如:毛毛蟲身體上的圈圈)
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的手練習穩定抓握印章與做出下壓的動作
引導技巧:
剛開始可先讓孩子隨意地在空白紙上蓋,建立對印章的概念與練習垂直往下壓的動作技巧。當孩子能夠穩定成功蓋出印章,再帶領孩子練習蓋在指定的位子上,孩子會更有成就感喔!
3. 拼圖遊戲
學習拼圖對孩子來說有許多發展上的意義
建立空間概念、雙側協調、圖案配對、視覺搜尋...等能力
而2~3片的簡易凹凸拼圖,是非常適合1~3歲孩子練習的難度
引導技巧:
剛開始可以協助孩子先固定一邊的拼圖,再將另一邊的拼圖對準放進去。可以先挑選孩子感興趣的圖案開始練習,也可以搭配認知學習,例如動物、蔬果...等都是非常適合寶寶學習的主題。另外,我們也能將多片一半的拼圖黏在牆上,讓寶寶練習視覺搜尋與配對相同的圖案喔!
4. 積木遊戲
練習積木能讓寶寶建立雙手協調的動作發展,包括雙手去組裝與拆解
也能建立簡單的空間概念,包括凹對凸、組裝會讓積木變長變高、拆解會讓積木變短變矮等
大型的積木會更適合剛開始練習的寶寶唷!
引導技巧:
通常寶寶喜歡拆解大過於組裝,剛開始可以幫寶寶組裝好讓他們大量玩拆解積木的遊戲,當孩子雙手的動作協調與力氣都進步後,再開始帶著寶寶的手練習組裝,當寶寶成功時別忘了給予寶寶讚美與鼓勵唷!
5. 穿線遊戲
我們能找一些洞較大、線較粗的串珠玩具
或是用厚紙板自己挖洞,讓寶寶練習捏線線穿進洞洞中再拉出來
一樣是個非常適合寶寶練習對準與雙手協調的活動
引導技巧:
剛開始若寶寶尚未有穿洞的概念,或仍無法穩定以前三指抓握線線,我們可以先幫孩子將線穿過洞中,鼓勵孩子將線從洞口拉出來。建立多次捏線線和看著線穿過洞口的視覺與動作經驗後,再帶著孩子練習去穿洞會更容易成功喔!
陪伴,是最好的教養。
陪伴寶寶玩這些簡單的居家遊戲
不僅能幫助寶寶手部動作的發展,包括前三指抓握、小肌肉力氣、手腕靈活度、手眼協調等
更能增加我們和寶寶的遊戲時光,並讓寶寶練習聆聽、理解並配合指令
一邊玩,一邊增加寶寶的認知和專注力唷!
快帶家裡的寶貝一起玩吧!
撰文/ 吳姿盈 兒童職能治療師
(文章中活動照片皆出自於小嗨森林親子工作室寶寶親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