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ood-Friend-fb.jpg

在團體中,總有些孩子喜歡成為「搗蛋鬼」的角色

當其他孩子認真參與在活動中時

「搗蛋鬼」喜歡故意不配合,甚至搞破壞

讓大家怨聲連連

 

為什麼會有搗蛋鬼的出現?

仔細想想,如果可以當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為什麼會有孩子喜歡當「搗蛋鬼」呢?

這些搗蛋鬼不配合團體的原因是什麼?

在臨床上,最常觀察到的原因就是:得到大家的注意!

當孩子無法融入活動,又不知道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與別人互動時

他只好調皮搗蛋,讓大家都能注意到他

久而久之,成為孩子與他人互動的一種固定模式

走到哪,都是搗蛋鬼的角色

 

搗蛋鬼,其實也想成為好夥伴!

這樣的孩子,雖然嘴巴上不說

其實他們內心也想和別人好好地玩在一塊兒

只是缺乏正向的互動經驗與引導方法

以下是幾個我認為很不錯的引導策略供大家參考:

 

1. 用合作遊戲作為媒介,藉由同儕回饋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問題

人際互動遊戲大致上可分為競爭與合作活動

面對喜歡搗蛋的孩子,通常我會從簡單的合作遊戲介入

因為在合作的遊戲中,孩子需要學習如何和別人互相配合與妥協

若孩子不配合,被影響到的同儕們會很自然地反映出不滿的情緒

老師可藉此機會引導同儕們說出來,作為孩子人際互動上的回饋

讓他們明白「原來別人不喜歡我這樣做」或「這樣做別人會不想跟我玩」...等

藉由同儕回饋,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2. 和孩子一起討論行為,訂立目標

和孩子一起討論他在團體中出現的行為問題

並討論那些行為帶給別人的感受與自身的後果(例如:沒人想跟我玩)

引發孩子想改變的動機,並和孩子訂立明確的行為目標

 

3. 事前提醒,預防搗蛋行為發生

一開始,孩子通常沒辦法馬上在團體中調整行為

除了在行為發生後提醒孩子並引導反省

在活動前我們可以事先提醒孩子行為目標

讓孩子有更清楚的概念後再加入團體,能有效地減少與預防搗蛋行為發生

 

4. 給予明確的回饋,累積正向互動經驗

在活動中,當孩子出現很棒的互動行為

例如:配合遊戲規則進行、主動協助他人、安靜等待他人操作...等

我們都能立即地給予孩子正向且明確的回饋,甚至引導其他孩子給予正向回饋

讓孩子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成為別人的「好夥伴」,而不是永遠的「搗蛋鬼」

足夠的互動練習機會,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喔!

 

撰文/  吳姿盈  職能治療師 

如有相關問題想尋求諮詢,歡迎找職能治療師討論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際互動 夥伴關係
    全站熱搜

    吳姿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